第74章 大梁帝国-《唐朝那些事儿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最后一战

    都说游牧民族是天生的战斗民族,但两次契丹侵略战的失败告诉世人:盛名之下,难副其实,传说再这么牛掰,它也只是个传说。n∈n∈,.

    上帝的天平貌似一直向后晋这边倾斜,916年7月,又有好消息从幽州来客的口中传出,说赵延寿有南归之意。

    连番的胜利让枢密使李崧、冯玉对赵延寿的投诚深信不疑,马上命令天雄节度使杜威给赵延寿写信,把朝廷海纳百川,虚化若谷的意思跟赵延寿讲解清楚,又不惜重金,使用糖衣炮弹不断轰炸赵延寿。

    洛州将领赵行实曾在赵延寿手下作事,于是又派他充当信使,往返于赵延寿与朝廷之间,赵延寿回信说:“久在异国他乡,很想回中原,恳求朝廷发大军接应,我将脱身南下。”信中言辞恳切,情感真挚,让闻者感动,看者落泪。

    朝廷很高兴,以为得计,又派赵行实联系赵延寿,双方约定了投诚日期。

    9月,契丹瀛州刺史刘延祚给后晋乐寿监军王峦写信,要求率全城归降,并且说:“城中契丹守军不足一千,请朝廷派兵火速来袭,到时自己将会作为内应。

    还有,今年秋天雨多,从瓦桥以北,积水漫无边际,契丹主已回牙帐去了,纵然听到关南有变,路远隔水,也不能马上前来援救。”

    王峦与杜威屡次上奏,认为可乘这天赐之机将瀛、莫二州夺回,恰巧这时,深州刺史慕容迁又献上《瀛莫图》,真是应了那就话,当你想做成一件事情时,全世界都会帮助你,这时的冯玉、李崧都信以为真,于是积极准备,打算派出大军迎接赵延寿与刘延祚。

    接下来就是考虑接应大军主将人选的问题了。石重贵最开始钟意的人是杜威。但大臣都说杜威不忠,不能重用,于是又临时决定改用李守贞。

    这里有必要先介绍一下这两个人。杜威,朔州人。原名杜重威,因避石重贵讳,遂改名杜威,年少时曾跟随后唐明宗李嗣源,后来娶了石敬瑭的妹妹为妻。石敬瑭即位后。任命杜威为舒州刺史,又让他掌管皇家亲兵。

    天福二年(937年),张从宾挑起祸乱,占据汜水,石敬瑭派杜威与侯益领军攻打,因功被授为潞州节度使。

    后来,与杨光远迫使范延光在邺城投降,被改任为许州节度使,兼侍卫亲军马步军副指挥使,加封同平章事。不久之后。又调任郓州,迁升为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。

    安重荣起兵后,石敬瑭命他前往讨伐,在宗城大败安重荣,安重荣逃奔常山,杜威旋即又攻克常山城,砍下安重荣的脑袋送往京城,因此再次改任成德节度使,所获安重荣的家财及常山公有的财物,全部占为己有。

    石重贵与契丹交恶后。契丹军每次入侵,杜威都闭城自守,契丹兵驱赶他辖下的百姓经过城下,他也只是登城观看。无动于衷,摆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。开运元年(944年),杜威被任命为北面行营招讨使。第二年,率军攻打泰州,攻克满城、遂城。

    契丹军队本已退兵到了古北口,突然又回军还击。杜威率军向南方狂奔,走到阳城,被契丹军围困,全赖符彦卿、张彦泽等将领借助大风奋勇出击,才使得契丹军损伤惨重,溃败退走。

    诸将准备追击,杜威胆怯道:“遇上强敌而能保全性命就是万幸了,还能指望更大的福佑吗?”

    于是收整兵马,疾速回城。由于杜威的残酷搜刮,使得成德人口零落,他又担心契丹突然来犯,于是连续上表请求回京,还没接到朝廷答复,就急忙上路,朝廷对此没有办法,只得顺水推舟,任命他为邺城留守。

    当时,他在镇州遗有粟谷十万斛,殿中监王钦祚奉命向百姓议价购买军粮,就将他的私粮登记上报,朝廷给他绢布几万匹用来补偿,杜威不依,愤怒道:“我又不是反叛的人,为什么要把我的粮食没收入官!”

    这就是杜威,一个胆小怕事,又贪得无厌,成事不足,又屡受重用的人。
    第(1/3)页